游戏活动:《爱心桥》(5~6岁)

作者: 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1日

      游戏目标:
      1.练习助跑跨跳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能积极参与游戏,并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感受游戏规则,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发扬爱心精神。
     游戏准备:
      单元桥2个、体能棒4根、双单元砖6个、百变绳一套、粘球衣20套;梅花桩5个、音乐。
      游戏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一路纵队沿塑胶跑道进行走、跑交替练习。
      2.幼儿站成四路纵队,教师和幼儿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做热身运动:头部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下蹲运动、跳跃运动等,重点活动膝关节和脚踝部位。
      二、探索体验:
      1.出示材料,鼓励幼儿探索材料的多种玩法。
      (1)教师出示材料,请幼儿动脑想想各种材料的玩法。
      (2)幼儿分散自由探索所提供材料的各种玩法。教师既要鼓励幼儿尝试单个材料的玩法,也要鼓励幼儿相互配合,对材料进行搭建组合,探索组合材料的玩法。
      (3)幼儿围成一圈,教师请个别幼儿展示玩法。
      2.动作指导:助跑跨跳
      教师:救助队员们,因为洪水灾害,许多小朋友被困急需救助!可是这里有一条“小河”(百变绳),还有“土堡”(双单元砖),我们要跨过“小河”和“土堡”才能到达“灾区”。
      幼儿分组练习助跑跨跳3-5次,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可适时加宽“小河”,加高“土堡”,让幼儿充分练习,掌握助跑跨跳的技能。
      动作指导要点:落地时要注意屈膝缓冲,双脚落地后可向前小跑几步保持身体平衡。
      三、集体游戏:
      游戏:支援灾区。
      1.布置场景,创设游戏情境。
      将60个绒布球放在起点处充当“食物”,用双单元砖、单元桥和体能棒搭建成“独木桥”,将梅花桩摆放于地面充当“石墩路”,用百变绳和双单元砖摆放于地面充当“小河”和“土堡”。
      2.介绍游戏玩法,开展游戏。
      幼儿分成两组,两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等待。游戏开始,每组第一名幼儿带一份“食物”(即身穿粘球衣并在魔术贴上粘一个绒布球),走过“独木桥”或“石墩路”,跨过“小河”、“土堡”,继续向前跑,把“食物”送到“灾区”。然后从场地两侧跑回起点与第二名幼儿击掌,第二名幼儿出发,游戏继续,先完成任务的小组为胜。
      提示:此游戏可进行3轮,教师可逐步调整“小河”宽度和“土堡”高度。“小河”的宽度可一次设置为40厘米、50厘米、70厘米,“土堡”的高度可依次设置为10厘米(平放双单元砖)、15厘米(侧放双单元砖)、30厘米(竖放双单元砖)。
      3.游戏拓展: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水平,对“小河”宽度和“土堡”的高度做进一步的调整,以增强游戏的挑战性。
      4.教师进行评价和小结,使幼儿获得成就感。
      四、放松整理:
      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做放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