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中的赏识与批评教育

作者: 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5日

家庭教育是一代又一代人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家长在实践中最感因惑的问题,尽管国内外许多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理念已纷纷走进家庭教育中,为家长们的家教工作开航引路,可孩子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存在着千差万别。家庭环境也各不相同。需要家长和老师们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一、 把有度的赏识教育做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手段。

赏识教育首先要关注孩子,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从理解的角度出发,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纷围,借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表现的优点加以表扬使孩子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孩子就会比较容易产生一种积极的动力和责任感,同时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后产生自信心。也会使孩子以正面的态度对待批评和改正的缺点。

赏识教育还需要注意:家长在赏识孩子时,需要适度的,有针对性的赏识,赏识的内容一定是孩子经过努力获得成功或着以前从没有过的经历,仅凭借自己的兴趣,突然把事情做的很好。例如,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不太好,这次经过努力,一下在班上名列前茅,此时,父母可以及时的给孩子赏识来鼓励孩子,如拍拍孩子脑袋说“这才是好样的,我就知道你很聪明, 一定会显山露水的。”家长给于孩子及时的赏识和鼓励,让孩子感到他的努力得父母的认可,有父母和他一起分享幸福了。这样,孩子会对自己产生信心,家长的进一步教育也使他很容易接受,孩子就会继续进步。否则,会受到相反的效果。又如,一位经常爱赏识孩子的妈妈看到女儿从幼儿园出来时手里拿着一个纸飞机,二话没说,就对女儿表扬了一番,结果女儿却说:我就没有学会折飞机,这是老师帮我折的,你还说我好呢?盲目的赏识没有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反而却让孩子对赏识产生了反感。就是因为许多老师和家长对赏识教育却乏深层次的了解,不能把握和运用赏识技巧。这也是很多时候赏识教育不能起到很好教育效果的一个真正原因。

二、在对孩子关爱的基础上,巧用批评教育

俗话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对孩子赏识教育的基础上也在对孩子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一些错误的人生观及时的纠正和引导。让孩子从小会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但是批评教育需要以人为本,建立在关爱的基础之上,用巧秒的批评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的过错,记得的有一篇文章上写到——有一位老师这样巧秒的来批评孩子“像你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难道你不知道你是老师心目中的骄傲吗?”一种春风拂面的批评,学生会不接受吗。但这种批评一定是那建立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可用讽刺和挖苦和威胁对孩子进行批评。

但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你的孩子性格是腼腆型的,就需要家长多鼓励、多赏识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性格是活泼型的,家长就要多在善意的批评中,正面引导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是淘气型的,家长就要多让孩子自己在挫折中明白不同的做事方法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有时是惨痛的后果。让孩子从反醒中学会生活;如果你的孩子是脆弱型的,那你就要让你的孩子在不断的鼓励中看到曙光,从而坚强起来。总之,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寻找一条对自己和孩子都能起作用的途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