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沟通中理解与信任

作者: 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0日

幼儿入园第一年是家长与教师建立互相信任、理解、合作关系的重要阶段。有的家长在开学之初因不能理解和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会对教师的一些做法产生质疑,这时就需要教师积极地与家长沟通,打消家长的疑虑,使幼儿能在家庭与幼儿园良好的互动中获得较好的发展。本文就呈现了这样一个案例。

贝贝是一个机灵可爱又有点倔强的男孩,他接受能力强,喜欢听表扬的话,遇到挫折容易沮丧和退缩。贝贝爸爸学历很高,在工作单位属管理层,家里教育孩子的事也全归他管。他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非常用心,常常通过书籍或网络学习教育经验。在小班入园后第一次家访中,贝贝爸爸认真地掏出记事本,向教师汇报了孩子的优缺点和家庭教育情况。可以看出,贝贝爸爸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以下事件就发生在贝贝爸爸身上。

“这些内容太简单,孩子旱就会了!”

每天来接孩子时,贝贝爸爸都会在班级的家园信息栏前逗留很久,了解孩子每天学习的内容,并用相机拍下来。几周后的一天,贝贝爸爸在看了教师公布的教学内容后与教师进行了交流。

贝贝爸爸:老师,你们每天都把孩子学习的内容及时公布出来,便于我们了解情况,真不错。可是我看了之后有个法,觉得孩子学的内容好像太简单了。说实话,好多内容我们贝贝早就会了,比如图形找家、按高矮排序,不就是区分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拿几块积木排排高矮,这些内容贝贝两岁不到就会了。你们这样来回折腾好几课时,是不是有点浪费啊?现在的孩子可聪明呢,幼儿园是不是可以再开发一些更深层次的课程啊?

教师:嗯!你说得有一定的道理,看来你对教育问题也很有研究哦。

贝贝爸爸:哪里哪里,只是探讨。

教师:尽管家庭教育已经涵盖了孩子在早期需要学习的很多内容,但幼儿园还是会按部就班地让孩子学习他在这一年龄段需要掌握的内容。至于这样安排是否有价值,是不是浪费,恰好下周是家长开放日,你可以来亲眼看看孩子们的动。平时你大多是通过文本来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而到现场观摩你可能会有更多的感悟。

贝贝爸爸:那好啊!到时候我一定来,看看老师教学的奥秘!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特意安排了家长觉得很简单的学习内容——按高矮排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幼儿观察、讨论,练习用多种方法(目测、让小动物站立或平躺于同一水平线上比较)将玩具小动物按高矮排序。在此过程中,幼儿要学习看标记、识别排序板上的符号(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并按符号要求排序。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家长进行讨论,对教学过程谈谈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利用这个机会与贝贝爸爸单独进行了交流。

教师:在今天的活动中,你有没有观察到贝贝是用什么方法来排序的?

贝贝爸爸:他是让小动物平躺于同一水平线上来比高矮的。

教师:贝贝在家学习按高矮排序时用的是什么方法?你们是怎样指导他的?

贝贝爸爸:我们就是让他把小动物站在桌上排队,告诉他什么叫高,什么叫矮,让他从高到矮一个一个往外拿。就是玩呗,这些东西一玩就会了。

教师:你觉得同样的内容,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和在家里学习有区别吗?是不是在简单地重复?

贝贝爸爸:嗯,可以看出一点,那就是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规则意识,还让孩子尝试用多种方法来操作,确实比我们家长的指导要高明。

教师:对,我们更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会在一个活动中蕴含多种在这一年龄段需要孩子掌握的内容。你确实对教育挺有研究的,一下就看出了门道,以后我们的教育理念还需要你这样的热心家长去宣传哦!

贝贝爸爸:哪里哪里!家长开放日真的很好,使我明白了我们在家的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区别,我们在家常常是让孩子机械训练,你们真正是寓教于乐,借助游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探究、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幼儿园教育真不简单呀,是浅问题深加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啊!

策略分析:

小班的课程内容大多比较浅显,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探究兴趣。许多家长感觉孩子学习的内容太简单,与入园前的家庭启蒙教育或托班教育有重复之嫌。因此教师利用家长开放日把家长请进教学现场,并选择他们在家可能教过的内容,让家长在参与体验中比较家园教育的异同。在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家长研讨,让家长发表各自的见解,产生思想的碰撞。在与贝贝爸爸这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也善于思考的家长进行交流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发讨论,引导家长思考和总结,从而达到了传递教育理念的目的。教师对家长的思考和理解加以肯定,并希望他多向其他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这既是对这位家长的赞赏和鼓励,又有利于发挥家长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使更多家长了解并逐渐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从而获得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今后的家园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