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将迎来中小学生、托幼机构儿童的寒假和我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市民在忙吃、忙喝、忙玩、忙聚的时候应给孩子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合理膳食,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应预防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的发生。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高峰期是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典型流感以突然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为特征,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眼泪等呼吸道症状。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主要预防措施:
①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基本的措施,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疫苗接种6-8个月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会降低,因此流感疫苗应每年接种一次。
②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尤其在流感流行季节,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③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用流动水洗净。
④ 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⑤ 幼托机构和学校加强晨午检制度,出现集体感染事件时,学校应尽早对患儿采取隔离措施,建议患儿居家休息,避免其与班内未感染的孩子接触,减少疾病传播。
二、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主要通过被患者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每年10-12月及次年1-4月份为诺如病毒的高发时段,疫情多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弱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目前尚无可预防的疫苗。
主要预防措施:
①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以及每次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② 饮食饮水要卫生,食物充分加热,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
③ 地面或者物体被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后,立即用含氯消毒剂清理和消毒。呕吐物和排泄物用马桶冲掉,并确保周围区域清洁。
三、水 痘 水痘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及3-6月为高发期。水痘普遍易感,主要为2-10岁儿童,水痘病毒通常在感染后的14-16天后开始出现身体虚弱、发热、食欲下降、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表现,在此后1-2天患者的皮肤通常开始出现水痘皮疹。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10天左右自愈。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的鼻涕或喷嚏产生的飞沫,以及和患者共享食物或饮料而被传染,正常人接触患者水疱中流出的液体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预防措施:
① 做到“四多一少”:多通风、多洗手、多喝水、多运动、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② 隔离水痘病人,至全部水痘疱疹干燥结痂。
③ 12月龄以上儿童可接种水痘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水痘有效可靠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