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书屋:《三个咕噜噜》(5—6岁)

作者:   来源:网络转载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1日

      中午,小狐狸洗完澡,舒舒服服地躺在河滩上休息。他的家就在离小河不远的土洞里。“来,宝贝儿,爸爸带回来好东西喽!”狐狸爸爸从肩头放下一只竹篮,“好好看着,我去拾些柴草来做饭吃。”说完就走了。
      “放心好了,爸爸。”小狐狸说着一屁股坐到竹篓上。 忽然,竹筐发出响声:“三个咕噜噜,吹号又敲鼓。”小狐狸感到很奇怪。他忍不住朝竹筐里面喊起来:“咦,什么叫?”竹筐里面说:“想知道什么叫,打开篓盖就知道。”小狐狸听了忍不住就打开了篓盖,还没等看,“扑腾!”一条大鱼从筐里面蹦了出来。小狐狸赶紧去捉大鱼,可大鱼蹦进河里游走了。
      小狐狸只好又坐回到竹筐上。这时候,竹筐里面又说话了:“两个咕噜噜,篓里烤红薯。”小狐狸感到很奇怪:“咦!什么叫?”竹筐里面说:“想知道什么叫,打开篓盖就知道。”
      小狐狸听了把嘴一撅,说:“哼,一打开盖子你们就蹦进河里游走了。”“不游,不游,谁说谎话是蜗牛。”竹篓大声嚷着。小狐狸放心了,他打开篓盖刚要看,“扑梭!”竹筐里飞出一只鸟,小狐狸急忙想去捉,可鸟儿在空中叫了两声飞走了。
      没办法,小狐狸只好又回到竹筐上坐下,可竹篓又响了起来:“一个咕噜噜,爱看小人书。”“看小人书?”小狐狸忍不住又跳了下来。“咦!还有什么在叫?”“要知什么叫,打开篓盖就知道。”竹楼说。小狐狸说:“这次我可不上当了!打开篓盖,你不是游走就是飞走了。”“不会游走不会飞,骗你变成小乌龟。” “那你会干什么?”小狐狸问。竹篓回答说:“咕噜噜的魔术不是吹,变出柴草一大堆。”
      小狐狸一听高兴极了:“那太好了!我爸爸就不用去拾柴草了。”说着,他急忙打开篓盖看,“扑腾!”一声,里面跳出一只白兔。白兔笑着说了声:“再见了,好奇的小狐狸。”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
      河滩上只剩下了好奇的小狐狸和那只空竹篓。
推荐理由:
      《三个咕噜噜》是一个关于一只小狐狸的故事,狐狸在以往的故事里总扮演聪明绝顶、狡猾不堪的角色形象,但在今天这个故事里,却傻得可爱。天真率直的小狐狸帮爸爸照看一个大竹筐,竹筐里不停地发出怪声音,好像在不断地上演新鲜有趣的故事:三个咕噜噜,吹号又敲鼓;两个咕噜噜,筐里烤红薯;一个咕噜噜爱看小人书。这让小狐狸充满了好奇,于是,他一次次揭开竹筐,大鱼、小鸟和灰兔先后成功地逃脱了,小狐狸懊恼不已,后悔莫及!直到最后,小狐狸也没有弄明白竹筐里的三个咕噜噜到底是什么东西。
      孩子读到这里,一定会哑然失笑,为小狐狸的懵懂行为,也为三个咕噜噜的聪明举动。故事中的小狐狸多像我们身边的孩子啊!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在犯下大人们所谓的错误之后有心弥补,却又常常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一而再、再而三地屡次“犯错”。其实,这正是孩子了解事物、发现事物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成为一个观察者、指导者,并在恰当的时机里正确地引导,而不是迁怒与责怪。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