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奶奶正在吃晚饭。她面对着大桌子,独自吃着晚饭。
就在一年前,她的对面还坐着兔爷爷。那时,桌子上总摆着兔爷爷喜欢的水果,兔奶奶喜欢的花。
三年前,他们的小儿子还住在家里。吃过晚饭,他经常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边弹吉他边唱歌。他本来和父亲一起做木匠活儿,突然有一天,他离开了家。他说:“我想当海员,到全世界的海洋去航行。”
再早一点,二儿子和两个双胞胎女儿也住在这里。二儿子想成为出色的厨师,到另一个镇上的餐厅当学徒去了。双胞胎女儿呢,一个想当护士,另一个想成为芭蕾舞演员,于是各自住进了学校的宿舍。
六年前,大女儿和大儿子也都住在这里。现在,大女儿嫁到远处,已经有两个小宝宝了。大儿子在郊区的汽车厂里工作。
六年前的那些日子,他们一家八口,围着这张大桌子吃每一顿饭。不仅吃饭,喝茶、聊天、休息的时候,一家人也一起围坐在大桌子旁边。
,六个孩子小时候就是这样的。孩子们在桌子上写作业、看图画书、下棋。有时躲在桌子底下玩捉迷藏,过家家。这张大桌子,是小儿子出生后不久摆在这儿的。那时候,孩子们的妈妈(也就是现在的兔奶奶),经常在这张桌子上烫衣服、做蛋糕、剥豆子、补衬衫。桌子、椅子,都是孩子们的爸爸(也就是免爷爷)亲手做的。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小椅子一把接一把地改成了大椅子。等所有的椅子都一样大了,孩子们却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离开,最后,六个都离开了家。孩子们时不时会寄信、寄照片回来,偶尔也会回家探望。但是六个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的情形,一次也没有过。
吃完晚饭,兔奶奶伏在空荡荡的桌子上,想念着她的孩子们。“不管哪个孩子,做了错事、挨了骂,都会躲到这张桌子底下。怎么喊也不肯出来,还在底下涂鸦……哦!对了!”
免奶奶忽然想起来,当年虽然知道孩子们涂鸦,可到底画了些什么,她一直没有看过。因为那时候她每天都很忙,桌子底下的涂鸦,连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奶奶站起来,爬到桌子底下。“哎,还真不少呢……唔!这张图画得不错……咽——这是谁写的字呢?写的什么……呵呵呵。”仔细看着一幅幅涂鸦,兔奶奶的耳旁响起了孩子们的哭声、笑声和叫喊声。
“妈妈!妈妈!”“妈妈,您在哪儿?”“哎!我在这儿!”兔奶奶不由自主地回答,吃惊地看了看四周。“您在这儿呀!”桌子的一头冒出了小儿子的脸。“是你啊?什么时候回来的?“妈妈,您在桌子底下干什么呀?”小儿子坐在了自己几年没坐的椅子上。“还是这里最自在。我有时还梦见回到这儿。在梦里,我一直是个小小孩,和妈妈和大家,一起围坐在这张大桌子旁。”“那时候可真热闹呀!”兔奶奶望着大桌子点点头。“对了,下个月是您的生日。我们兄弟姐妹聚一次怎么样?我这就跟哥哥姐姐商量。”“真能这样,我太高兴了。小儿子住了两个晚上,回码头去了。又剩下兔奶奶孤零零的。“孩子们一齐回来……如果真的能这样,那太好了。”兔奶奶环视着空荡荡的大桌子,脸上笑眯眯的。“到时候,桌子上一定要摆满每个孩子喜欢的食物。”“嗯——豌豆汤、炖胡萝卜、卷心菜苹果沙拉、奶油洋葱、南瓜派、蕃茄汁……哎呀!够我忙一阵子了。”
推荐理由:《幸福的大桌子》深刻传达出兔子老奶奶在亲人离去后的孤独。厨房中那张由兔子老爷爷亲手钉造的大桌子,充满了孩子成长以及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它虽带给老奶奶安慰,但老奶奶最期盼的还是分散在各地的亲人能回家团聚。书中带着淡淡的哀愁,哀愁中又融合着温暖幸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