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单亲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

作者:   来源:网络转载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9日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随着80后离婚率的提高,班里单亲家庭的孩子呈逐年上升趋势,就我班而言就有五个单亲孩子。 我们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却往往表现出共同的个性特征:内向、恐惧、早熟、焦虑、冷漠或攻击性强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大哭大闹,而且很难制止。不让单亲家庭的子女成为失群的孤雁,这是社会、家庭、学校的责任,更是我们幼儿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既是教师又是母亲,这样的一个双重身份很利于我们的工作。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给予幼儿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还可以走进他们的家庭,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直接沟通与了解,找出问题的所在,请家长协助配合,以家庭教育入手,对症下药,帮助单亲幼儿走出困境。
      案例一:“夹缝人”小雨
      小雨是在中班时因父母离异而转到我们班的,她是个活泼开朗、非常老练的小姑娘,来到陌生的环境一点都不怕生。最引人注目的是每次她说起家里的事情来是头头是道,颇有小大人的气势,那口气、腔调及语言组织能力能让人听人目瞪口呆,惊讶于小小年纪的她会如此世故、成熟,同时发现她很爱撒谎。由于她判给女方现在与母亲一方及老人共居,从她的言谈举止间,透露出她对父亲有强烈的埋怨与恨意,能一口气列举出父亲许多种种不是。有一次她父亲又来接她过去住两天,她死活不肯,在我跟她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后才勉强同意去了。没想到两天后她父亲送她到幼儿园来,态度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抱住爸爸大哭大闹也不撒手,还说母亲并不喜欢她,再也不想回到母亲那里了 。
      分析: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不难看出,孩子完全是受大人的影响而生活,在列举她爸爸种种不是时候的那种娴熟与老练,是生活在一起的大人时常“灌输道理”的结果。单亲家庭往往就是这样,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相互在孩子面前恶意中伤对方,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爸爸走出来像个人,其实他什么也不是”之类的话,孩子听多了就会产生敌对情绪,孩子处在这种错综复杂家庭关系的尴尬地位,其实也是蛮累的。大人们有时为了表示自己与孩子的亲近,把孩子作为诱饵,故意拿各种诱惑争相取悦于孩子,投其所好拉拢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说谎的毛病,小小年纪的她已经会揣摩大人的心理,知道哪些话说了大人会喜欢,哪些话大人不喜欢,但是为了不惹大人生气,违心地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殊不知,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心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埋下了扭曲的种子。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案例二:“小刺猬”飞飞
      飞飞是个漂亮内向的小女孩,平时安静乖巧。家境优越,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拥有不错的职业,但父母在其出世十来个月就分道扬镳了,孩子与母亲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孩子聪明好学,在母亲的培养下知识较全面,在绘画中表现出很好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属于听话、积极上进型的好孩子。但稍有不称心,便不想上幼儿园,动辄还要大发脾气,有次因老师对她经常迟到提出批评教育,竟然爆发出超乎寻常的爆发力,翻爬滚打样样齐来,令人瞠目结舌,边哭边闹还发出阵阵刺耳的尖叫声,直到把老师和她自己都搞的筋疲力尽。
       分析:拿什么来爱你——心肝宝贝
      飞飞的家庭属于典型的老人家庭,由于母亲工作忙碌,孩子自小直大一直有外公外婆带领。孩子自小没有父亲,老人就把加倍的爱倾注在孩子身上。平时孩子上幼儿园,尽管我们老师每次是热情相迎,把孩子抱在怀里,老人还是千叮嘱万叮咛一万个不放心,天气有点忽冷忽热,他们总是第一个赶到幼儿园送衣送吃的。孩子逐步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上幼儿园成为一件心血来潮的事。同时又十分敏感,遇到事情象刺猬一样浑身是刺,十分任性、尖锐。
      案例三:“小霸王”“元元
      元元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小学教师,但父母在其三岁时离异了,孩子跟父亲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聪明可爱,机灵活泼,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样样东西一学就会,是个聪明宝宝。同时也特别争强好胜,样样事情喜欢表现自己,一点也不肯吃亏。不管是搭积木玩其他玩具,每次他总是把最好的抢到自己面前一个人玩,其他人不能碰,显得很独霸。跟同伴间稍有摩擦便撅起嘴巴吵架骂脏话,甚至摆出打架的样子,令同伴都对他敬而远之。有时对老师提出的意见批评他都不肯接受,还双手叉腰表现出蛮横不讲理的样子。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