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儿童防病小提示

作者:办公室   来源:网络转载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1日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随着霜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天的即将开始。秋冬换季时节是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因天气骤然转凉,人体尚未适应环境的变化,易受外界病毒的入侵。儿童免疫力相对低下,更易受气温影响,引发疾病。为了儿童能够茁壮成长,应针对季节性高发疾病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守护儿童的健康。
      【呼吸道传染病】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近期,国内疫情又起,儿童需格外注意防范。
      1.传染源:携带病毒的人群等。
      2.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3.临床症状: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包括发热、干咳、乏力等,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人、免疫力低下者为高危人群。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等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秋冬季高发。
      1.传染源:流感病人、流感病毒携带者。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3.临床症状:以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表现为主,单纯型起病急,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如高热、头痛、寒战、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胃肠型以腹痛、腹泻、呕吐症状为主,多见于儿童;肺炎型可出现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中毒型可有全身 毒血症、神经系统受损、心血管系统受损等表现。
      4.易感人群:人群中普遍易感,儿童、老人、免疫力低下者高发。
      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策略
      1.家庭
      •    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需要了解目前新冠疫苗适合接种的年龄段。
      •    家长应为儿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且适用的口罩,并且教会孩子正确佩戴罩。
      •    培养儿童手卫生意识,及时纠正儿童吃手和玩具的不良习惯,定时清洁双手和玩具,儿童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手捂咳嗽打喷嚏后都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肥皂)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    遵守呼吸道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包好后置于垃圾桶内或采用肘臂遮挡。
      •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保障儿童的营养,保证充足睡眠、督促科学运动,提高儿童的身体免疫力。
      •    家长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员聚集、空气污浊的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注意家庭环境卫生,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当地无疑似/确诊病例时,以日常清洁通风为主。
      •    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为孩子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孩子接触。
      •    若孩子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咳嗽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2.学校
      •    学校做好晨午检制度,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登记追踪,发现学生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时,应督促就诊治疗;加强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定期开展重点人员和环境核酸检测、重点场所环境消杀。
      •    科学组织学生体育锻炼,保证学生在校的户外运动时间,增强学生的抵抗力。
      •    出现集体感染事件时,学校应尽早对患儿采取隔离措施并上报,建议患病学生居家休息。
      •    患儿应在家隔离,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应持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复课证明到学校医务室或卫生室查验后方可进班复课,切不可带病上课。
      •    住校学生要保持宿舍卫生清洁,定期通风换气,做好个人防护,出现不适及时报告。
      •    走读学生要注意路途安全,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选择徒步、自行车等方式出行。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并注意手卫生。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