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吃就让他多吃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才好;孩子喜欢吃肉,那就变着花样做给他吃,小孩运动量大能消化;多吃一顿是一顿,睡前这顿也别放过,吃饱了才好睡觉.......在喂养孩子方面,家长总认为能吃是福,殊不知饮食不当,容易给疾病埋下隐患。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并非都是“虚证”,“消食导滞”可改善积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一、什么是“积食”?
“积食”是一个中医概念,又称“食积”、“积滞”、“乳滞”、“食滞”等,多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脾胃虚弱,不能运化,久而成积,表现为不思饮食(不想吃东西),食而不化(吃了不易消化),口气重,大便酸臭,便溏或秘结。
而食积不化,郁而化热,孩子容易出现口腔溃疡以及发热,咳嗽,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孩子抵抗力较弱,气道较成人短,上呼吸道感染容易下行加重,引发支气管炎甚至肺炎。所以积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可小觑。
二、四个主要症状判断是否存在积食
1.舌苔
正常人“淡红舌、薄白苔”,而积食会导致舌苔黄白、厚腻,盖住了舌头表面原本的颜色。
2.口气
如果孩子早起有浓烈的口臭,甚至一整天都有口臭的情况,就要警惕积食了。
3.大便
一般情况下儿童正常大便呈黄色软条状。但是发生积食后,大便会不成形,粘腻(不易冲走)或便秘,伴有酸臭或秽臭。
4.手心热
如果孩子莫名其妙的出现手心热,更有甚者手心“发烫”,也需要警惕积食。
《幼幼集成•食积证治》记载:“消着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消积导滞法适用于小儿乳食不调,饮食内滞之证,或脾胃不适,宿食停滞病证。当孩子因为积食原因出现发烧咳嗽、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时,宜控制生冷、荤腥油炸类食物的摄入。打了个比方:“这就跟种庄稼是一个道理,当庄稼地里长有杂草时,如果你要施肥,需先将杂草除掉,然后才去施肥。否则,你一味进行施肥只会让杂草长得比庄稼好。而人也是一个道理,生病时还让孩子吃大量高蛋白、高热量以及生冷的食物,会助长邪气,影响脾胃运化,病情容易反复。这时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先驱邪,再扶正。”也就是当出现发烧、咳嗽、扁桃体发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症状时,我们要让孩子先吃清淡一点,结合药物消导,等症状消失了,必要时再辅以健脾及营养的补充。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总想着让孩子再吃好一点,再吃饱一点,变着法的诱惑孩子多吃。但其实这样的“多”、“好”,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反复发生。有时候,在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情况下,“饿一饿”(饮食有节)可能更好,正如中医经典所讲:“欲得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并非都是“虚证”,“消食导滞”可改善积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一、什么是“积食”?
“积食”是一个中医概念,又称“食积”、“积滞”、“乳滞”、“食滞”等,多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脾胃虚弱,不能运化,久而成积,表现为不思饮食(不想吃东西),食而不化(吃了不易消化),口气重,大便酸臭,便溏或秘结。
而食积不化,郁而化热,孩子容易出现口腔溃疡以及发热,咳嗽,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孩子抵抗力较弱,气道较成人短,上呼吸道感染容易下行加重,引发支气管炎甚至肺炎。所以积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可小觑。
二、四个主要症状判断是否存在积食
1.舌苔
正常人“淡红舌、薄白苔”,而积食会导致舌苔黄白、厚腻,盖住了舌头表面原本的颜色。
2.口气
如果孩子早起有浓烈的口臭,甚至一整天都有口臭的情况,就要警惕积食了。
3.大便
一般情况下儿童正常大便呈黄色软条状。但是发生积食后,大便会不成形,粘腻(不易冲走)或便秘,伴有酸臭或秽臭。
4.手心热
如果孩子莫名其妙的出现手心热,更有甚者手心“发烫”,也需要警惕积食。
《幼幼集成•食积证治》记载:“消着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消积导滞法适用于小儿乳食不调,饮食内滞之证,或脾胃不适,宿食停滞病证。当孩子因为积食原因出现发烧咳嗽、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时,宜控制生冷、荤腥油炸类食物的摄入。打了个比方:“这就跟种庄稼是一个道理,当庄稼地里长有杂草时,如果你要施肥,需先将杂草除掉,然后才去施肥。否则,你一味进行施肥只会让杂草长得比庄稼好。而人也是一个道理,生病时还让孩子吃大量高蛋白、高热量以及生冷的食物,会助长邪气,影响脾胃运化,病情容易反复。这时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先驱邪,再扶正。”也就是当出现发烧、咳嗽、扁桃体发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症状时,我们要让孩子先吃清淡一点,结合药物消导,等症状消失了,必要时再辅以健脾及营养的补充。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总想着让孩子再吃好一点,再吃饱一点,变着法的诱惑孩子多吃。但其实这样的“多”、“好”,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反复发生。有时候,在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情况下,“饿一饿”(饮食有节)可能更好,正如中医经典所讲:“欲得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
